许多人会限制自己孩子带耳机的权力,认为孩子不应该带耳机,应该将自己所看的所有东西都“展示”给他们,这本质上是控制欲的体现,是对人权的侵犯。
他们认为带耳机是影响效率,是对社交的拒绝,这是没有辩证思维的想法,当你处于一种正与人交流的状态,或即将有人与你交流的处境中,持续的带耳机的确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。但当你本身处于一种独处或正在自己行事的状态中,带耳机无论是听音乐还是工作需要,都是一种防止打扰别人的礼貌行为或是一种拒绝打扰的表现。而家长们认为带耳机只是拒绝交流的表现,实在是缺乏辩证思维,并且是礼貌的缺失。
事实上,这些人并不是想不到带耳机的用处,正如开头所说,限制孩子带耳机的权力本质上是对自己控制欲的满足;他们或许儿时受到了他们家长的相对应的限制,便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,于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限制孩子的行为,以满足自己儿时缺乏的权力或者“安全感”,这正是对中国家庭教育缺陷的反馈。
这为我们的下一代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提供了反面教材,我们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任何人,知道人们做出某种行为是有自己原因的。只有人们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,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行为和隐私,社会才能走向良性的发展。